【稅務訊息】
1.防疫相關租稅紓困措施之減免所得額,不列為營利事業基本所得額之加計項目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營利事業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3條第3項規定,給付員工集中(居家)檢疫或隔離、員工為照顧生活不能自理之受隔離或檢疫家屬而請之防疫隔離假,或員工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所為應變處置指示而得請假期間之薪資,按同條例第4條規定,得就該薪資金
額之200%,自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決算或清算申報之所得額中減除。此外,依同條例第9條之1規定自政府領取之補貼、補助、津貼、獎勵及補償,免納所得稅。
前述2項租稅紓困措施係為鼓勵企業提供有薪之防疫隔離假,以維持員工生計及協助受疫情影響之產業,為落實政策目的,員工防疫隔離假薪資費用符合前揭規定加倍減除金額及自政府領取補貼適用免稅規定金額,不列為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7條第1項第10款規定應加計營利事業基本所得額之項目。
該局呼籲,為便利民眾瞭解財政部因應疫情之相關稅務規定及申請流程,財政部網站已建置「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專區」(https://www.mof.gov.tw/covid19)提供即時資訊,請多加利用。(審查一科陳股長(02)2311-3711分機:1284】
2.個人匯回境外資金的課稅方式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個人匯回境外資金得選擇適用「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以下簡稱資金專法)課稅,或提示證明文件,以辨認匯回資金性質,釐清屬於核課期間內之海外所得金額,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或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課稅。
「境外資金」不等於「境外所得」,為避免個人誤以為匯回境外資金會全部被視為海外所得課稅,財政部在108年1月31日發布解釋(詳附件1),明確規範境外資金不用課徵所得稅的3種態樣,包括:(1)非屬海外所得的資金;(2)屬海外所得但已課徵所得基本稅額的資金;(3)已逾核課期間的資金,並規定相關認定原則與應提示文件,協助個人釐清境外資金的性質。個人可以提出有利的證明文件,主張匯回資金的構成內容與性質,釐清屬於核課期間內未辦理申報的海外所得,海外所得加計應計入基本所得額項目之金額如超過新臺幣670萬元(102年度為600萬元)者,可依稅捐稽徵法第48條之1規定自動補報(稅率20%),有應補繳基本稅額者,除加計利息外,免予處罰。
個人因資金累積在外多年,如境外資金無法辨識所得金額與判斷是否逾核課期間,可向戶籍所在地國稅局申請適用資金專法課稅。申請適用資金專法課稅,不必提供境外資金來源、構成內容與性質的相關證明文件,匯回資金應存入外匯存款專戶,由受理銀行於資金存入專戶時扣取稅款。
呼籲資金專法施行期間僅2年,第1年優惠稅率8%申請期間已過,個人欲依資金專法規定匯回境外資金,適用第2年優惠稅率10%者,應注意把握最後1年申請期限(109年8月15日至110年8月14日)。對於境外資金匯回課稅規定如仍有疑義,可至各國稅網站【境外資金匯回專法專區】及【台商回台投資稅務諮詢服務專區】查詢相關規定。(審查二科李審核員02-2311-3711分機1592)
3.出售未作農業使用之農地,房地合一稅不能免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個人出售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37條及第38條之1規定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之土地,免予課徵房地合一稅。
所得稅法第4條之5第1項第2款「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37條及第38條之1規定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之土地」免納房地合一稅規定,係為配合農業政策鼓勵農地作農業使用之減免規定,故移轉土地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須以「作農業使用」為要件。
舉例說明,甲君於107年4月25日出售其於106年10月2日購入之農地1
筆,未依規定報繳房地合一稅,經該局查獲後補徵稅額並處以罰鍰。甲君不服,循序提起行政訴訟,主張該筆農地經他人占用搭建違章建物,故未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向地方稅捐稽徵機關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但該筆土地之使用地類別為特定專用區養殖用地,仍屬「得」申請核發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而「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之土地,符合免納房地合一稅規定云云。案經桃園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以該筆農地既經甲君說明及提示現場照片證明有鐵皮、竹籬搭建之違章建物,參酌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認定及核發證明辦法第5條規定,不得認定為作農業使用,既然不具農業使用要件,即不該當「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之土地」之要件,駁回甲君之訴。
特別提醒納稅義務人,若有出售105年1月1日以後取得之農地,無論是否申請適用不課徵土地增值稅,均請先向公所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以佐證農地移轉時確係供作農業使用,俾符合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而免徵房地合一稅。
4.電子計算機統一發票自110年1月1日起停止適用
為響應節能減碳及落實電子發票政策,電子計算機統一發票(下稱電算機發票)將於110年1月1日起停止適用。財政部各地區國稅局自107年起積極輔導電算機發票營業人導入電子發票或改用其他種類統一發票(下稱轉換),為利營業人規劃調整資訊系統整合作業,並提供營業人近3年(107年至109年)緩衝期以協助業者如期轉換。
依統一發票使用辦法第7條第1項規定,統一發票種類計有三聯式統一發票、二聯式統一發票、特種統一發票、收銀機統一發票、電算機發票及電子發票等6種。電算機發票自110年1月1日起停止適用,各地區國稅局將不再配發電算機發票字軌號碼,營業人可依其規模、業務需求、資訊能力等,自由選擇使用其他種類統一發票。為避免停止使用電算機發票,影響企業營業運作,建議營業人儘快完成轉換。
有關少部分營業人顧慮導入電子發票是否會增加營運成本問題,財政部進一步說明,導入電子發票,可介接該部系統或運用該部提供免費軟體,營業人原有帳務系統、軟硬體設備無須大幅調整,所增加之營運及人力成本應極為有限,且可結合營業人內部營運系統(如ERP等系統)提升營運效率,更可節省紙張、郵資及存根聯倉儲等成本,並可依法享有稅務違章案件免罰或適用較低裁罰倍數等措施。為協助營業人開立電子發票,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已於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按區域別提供加值服務中心名單供營業人參考,並提供系統相關說明文件,讓有資訊能力之營業人可自行開發系統介接傳輸電子發票。營業人倘有開立、列印及上傳電子發票等系統面操作問題,均可向該中心及各地區國稅局反映,將有專人協助完成電子發票導入作業。該部籲請營業人可選擇導入電子發票,以為節能減碳,保育地球盡一份心力。
近日將於該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及各地區國稅局網站建置「電子計算機統一發票落日宣導專區」,提供相關法令、模擬問答(Q&A)、電子發票申請程序及專人諮詢窗口等,營業人可多加利用。
5.營利事業處分國外基金利得,無所得稅法第4條之1停止課徵所得稅之適用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營利事業投資國外基金利得,應與其國內之營利事業所得合併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不適用所得稅法第4條之1證券交易所得停止課徵所得稅之規定。
基金投資依註冊地不同,分為國內基金及國外基金兩種,所謂國內基金,係指在國內登記註冊並發行之基金,依現行所得稅法第4條之1規定,處分國內基金所發生之利得屬證券交易所得,於證券交易所得停徵期間,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惟應申報營利事業所得基本稅額;至於國外基金,係指登記註冊在我國以外之地區,
由國外基金公司所發行,經我國政府核准後在國內銷售之基金,其處分基金之利得屬於境外投資所得,不適用證券交易所得停徵所得稅之規定,仍應依所得稅法第3條第2項規定併計營利事業所得額申報納稅。又除了處分國外基金之利得應課徵所得稅外,舉凡國外基金配發孳息、基金轉換(即贖回基金再申購新基金)或合併消滅等交易認列之收益,亦屬營利事業的境外所得,應併計營利事業所得額課稅。
該局舉例說明,甲公司運用短期資金經由A銀行購買國外基金,於106年度處分時產生利得800萬元,甲公司誤以為該筆利得屬依所得稅法第4條之1規定停徵之證券交易所得而漏未申報經該局查獲短漏報課稅所得額,除補徵稅額外,並依所得稅法第110條第1項規定,處罰鍰81萬6千元。
6.營利事業應正確列報國外投資收益及已納國外所得稅可扣抵之稅額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依所得稅法第3條第2項規定,營利事業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內者,應就其境內外全部營利事業所得合併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但其來自境外之所得,已依所得來源國稅法規定繳納之所得稅,得自全部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應納稅額中扣抵。扣抵之數,不得超過因加計其國外所得,而依國內適用稅率計算增加之結算應納稅額。
甲公司107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列報國外投資收益4億2,900萬元,經查該公司獲配源自境外營利事業盈餘分配之國外投資收益4億7,669萬元,已在境外繳納所得稅4,769萬元,惟甲公司以投資收益淨額4億2,900萬元入帳及申報,經該局依投資收益總額4億7,669萬元併計境內所得重新核算應納稅額及已納境外所得稅可扣抵之稅額後,補稅432萬餘元。
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24條規定,臺灣地區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有大陸地區來源所得者,亦應併同臺灣地區來源所得課徵所得稅。但其在大陸地區已繳納之稅額,得自應納稅額中扣抵,惟扣抵之數不得超過因加計其大陸地區來源所得而依臺灣地區適用稅率計算增加之應納稅額。另依財政部102年10月1日台財稅字第10200074100號令規定,已依所得來源國稅法規定繳納之所得稅,應按實際繳納稅款日之匯率換算為新臺幣。
營利事業應正確申報國外投資收益及已依國外稅法規定繳納之所得稅,並注意以繳納國外稅款日期之匯率換算為新臺幣,取具相關納稅證明文件,於規定限額內自其全部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應納稅額中扣抵,以免遭剔除補稅。
7.營業人無銷售額也未購買發票,是否需辦理營業稅申報?
營業人A商號最近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生意陡降,打算暫停營業,現已無銷售產品,詢問是否還需要向國稅局申報銷售額?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常有營業人在設立初期營業額為0元,或考慮暫停營業前已無銷售行為,就誤以為不用申報,因其稅籍狀態屬正常營業中,不論當期有無銷售額或購買統一發票,依規定仍應每期辦理營業稅申報。
除稅法另有規定,營業人不論有無銷售額,應以每2個月為1期,於次期開始15日內,填具規定格式之申報書,檢附退抵稅款及其他有關文件,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銷售額、應納或溢付營業稅額。如有應納稅額者,應先向公庫繳納後,檢同繳納收據一併申報。營業人如未依規定期限申報銷售額或統一發票明細表,則有加徵滯納金或怠報金之規定。
特別提醒營業人向稽徵機關辦妥稅籍登記開始營業後,就必須申報銷售額與稅額了,如果營業人欲暫停營業,經向稽徵機關申請核備,其停業前營業期間之當期銷售額、應納稅額或溢付營業稅額,須依上開規定期限辦理申報,經核備後之停業期間即無需辦理營業稅申報,請營業人務必留意相關規定以完成申報程序。
(鹽埕稽徵所洪麗玉主任 聯絡電話:(07)5337323)
8.土地贈與不得申請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
臺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土地所有權人出售自用住宅用地,其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3公畝部分或非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7公畝部分,土地增值稅統就該部分之土地漲價總數額可申請按10%徵收。但如係以「贈與」方式移轉,則不能按自用住宅用地特別稅率10%課徵土地增值稅。
二親等間親屬間因財務規劃常有土地移轉之情形,如移轉原因為「贈與」即不能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特別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如移轉原因為「買賣」,依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未能提出支付價款證明,經國稅稽徵機關核定以「贈與論」課徵贈與稅者,如符合自用住宅用地要件,仍准適用特別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
9.重購土地退還土地增值稅者,出售地與重購地須是同一土地所有權人
臺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土地所有權人在2年內先買後賣或先賣後買自用住宅用地,其新購土地地價超過原出售土地地價,扣除繳納土地增值稅後之餘額者,可就其已納土地增值稅額內,申請退還不足支付新購土地地價的數額。
該局進一步說明,若本人出售土地而再以配偶名義新購土地,因土地所有權人並非同一人,是不能申請重購退稅的,如以本人及配偶名義新購土地,就必須要注意本人新購土地地價是否超過原出售土地地價,扣除繳納土地增值稅後的餘額,才適用重購退稅規定。
10.臨時舉辦屬娛樂稅課稅範圍活動之機關或團體,應於舉辦前辦理臨時公演登記及娛樂稅徵免手續
問:預計於戶外廣場舉辦小型萬聖音樂祭,是否應辦理娛樂稅徵免手續呢?
臺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凡臨時舉辦之戲劇、演唱會、音樂演奏、舞蹈、魔術、技藝表演、電影欣賞等娛樂活動,對外售票、收取費用者,應於舉辦前向主管稽徵機關辦理登記及娛樂稅徵免手續。臨時舉辦之娛樂活動不以任何方式收取費用者,應於舉辦前向主管稽徵機關報備。
娛樂稅之納稅義務人,為出價娛樂之人;娛樂稅之代徵人,為娛樂場所、娛樂設施或娛樂活動之提供人或舉辦人,應於事前向演出場所轄屬稅務局辦理登記及代徵報繳娛樂稅手續,以免因違章漏稅而遭處罰。違反規定者,除補稅外,並應處新臺幣1千5百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
編輯委員會編製109102117